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來慢跑吧(如何判定自己的足型?)

知道足型與動態之中的足部動作後,現在應該很想知道要怎麼判定自己的寶貝腳丫到底是何種形態吧!

足型分析有兩類;靜態與動態分析。

靜態分析上常見的有溼腳印(足拓),3D掃描足部檢測,X光分析三種;動態分析有檢測鞋底磨損區域,外觀分析與動態足壓分析三種。

靜態分析
1.溼腳印(足拓)

溼腳印(足拓)是最常見的的一種檢測足部形態的方式。操作方式很簡單,在坐姿時先將墨水平均塗抹在足底後,然後再將足部踩在白紙上,此時最好是請他人幫忙將足部均勻的按壓方能取得最佳的足型。為求精准,可以在站姿時再作相同的步驟取得足型。

為什麼需要分開取得坐姿與站姿時的足型呢
採取坐姿時,足部僅有承受小腿本身的重量並沒有承受身體其他部位的重量,此時取得的足印能反映出原始的足型結構。如果在坐姿下取得的足行為扁平,代表足部在結構與關節上已定型,在選取鞋具與鞋墊時需特別注意支撐與釋壓兩種功能。在站姿時所取得的足型,可以反映下肢肌肉無力,姿勢不良或肥胖所造成的功能性扁平足。功能性扁平足者需要額外強化肌肉力量,改善姿勢與減重,同時搭配支撐性佳的鞋具才是最適當的。

高弓足者通常在坐姿時就已經檢測出來,不過仍有可能在坐姿時未出現採取站姿時出現。若是結構上的高弓足不論坐或站均會出現足弓較高的足型;若是因為周邊肌肉(足底肌肉與小腿後側肌群)過緊所造成的高足弓,就會在腿部肌肉用力時將足底肌肉緊拉而產生高足弓。此類的跑者,需在額外注意事前的伸展運動,可以使足弓降低且減少足底筋膜炎與扭傷的發生率。

足拓形態
*足弓正常
正常的足弓,除了在足部中間內側是沒有墨水印以外,其他足跟,足外側,前足和腳趾都有清晰的墨水印。*扁平足(足弓偏低)
整個足底都有清晰的墨水印。
*高弓足
相較於正常足,足部中間外側的墨水印變窄,嚴重者會僅留下前足與足跟的墨水印。

2.3D掃描足部檢測

3.X光分析

動態分析

1.檢測鞋底磨損區域。

2.外觀分析

3.動態足壓分析


推文至Plurk

來慢跑吧(選擇一雙好鞋_續)

前一篇提到如何選一雙好鞋的概念先從了解自己的腳開始,再來是大小與舒適性的選擇。還是有朋友問起,這樣形容起來好模糊,仍然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好鞋啊。所以本篇就足部在慢跑中的動作進行分析後在選擇一雙好鞋。

Normal pronation
正常的足弓在靜止站立時約有一至一指半的高度,在跑步的過程中能發揮最佳的效能。正常足在跑步過程中會腳跟外側著地,再延著足外側到第五腳趾的基部,足部往內旋約15度且漸漸地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大腳趾與地面接觸。此過程可以讓衝擊力均勻分散且產生有效地推進力(有助於跑步時的前進)。

此類的跑者適合使用,Stability(穩定)和 Cushioning(避震)款。(註一)

Underpronation
內旋不足通常可以稱為是高弓足。跑步進行中,足跟著地後足部沒有辦法往下旋轉足夠的角度與地面完整接觸。同時間,衝擊力會累積在足部外側,容易造成下肢關節過多的壓力,進而增加關節疼痛與退化的機率。

此類的跑者適合使用,Neutral Cushioning(自然避震)款。

Overpronation
過度內旋是指跑步過程中會超過正常內旋的角度(十五度)。此類的跑者,因為足部與踝關節的活動角度過大,通常會影響身體的穩定度。同時間因為內旋角度過大,讓足部沒有辦法有效地吸收地面的衝擊力,並且需要花費更多力氣讓態末期應離地的大腳趾離地。所以有時候跑者會有過度地彎曲膝與髖關節好讓跑步時足部不會有拖在地上的感覺,這些細微的動作無形又增加了下肢的負荷和傷害。
體重過重者在站立時足弓形狀也許是正常的,一但開始跑步時身體的重量下壓,也容易造成內旋過度的情況,體重過重者在選購慢跑鞋時更需要注意足弓支撐與鞋具的吸震效果。

此類的跑者適合使用,Stability(穩定)和 Motion Control(動作控制)款。

(圖片引用自runner's world)

註一:慢跑鞋分類
Motion-Control:
適用於中度到嚴重等級的過度內旋者(扁平足)使用。此類跑者的鞋具需要足跟極強的控制與足弓處額外的支撐,可以支撐穩固足跟與足弓,避免再活動過程中足部產生過多內旋。體重過重跑者也建議使用此類鞋具,增加足部整體支撐性。

Stability:
適用於輕度到中度等級的過度內旋者(足弓偏低)與正常足弓者使用。此類跑者的鞋具需要鞋具與內側鞋墊的良好支撐與吸震能力,可減少下肢肌肉疲勞的產生。

Performance_Training:
適用於競技型者使用,可以增加生物力學上的效率。此類跑者的鞋具需要質輕且具有高度的支撐與吸震的功能,方能發揮最佳的表現。

Neutral-Cushioned:
適用內旋不足者(高弓足)使用。此類跑者的鞋具需要內層足墊能發揮最大吸震效果但較小的足部內側的支撐,若是支撐過度會持續減少內旋的角度。

註二:
現今的運動鞋廠商都有將慢跑鞋進行分類,所以知道自己是何種腳型和適合的鞋具後都可以選購到適當的鞋具。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在這裡介紹一個shoe finder,輸入基本的需求後就可以推薦適合你的慢跑鞋囉。 推文至Plurk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來慢跑吧(選擇一雙好鞋)

還記得阿甘正傳中,當Jenny離開時,阿甘就開始跑了起來
一跑就是兩年...
直到有一天他不想跑為止

為什麼當jenny離去時阿甘會跑了起來呢?
我不知道
但是,慢跑的確可以讓人忘記一些事情
而且在過程中其實需要全神貫注調整呼吸,步伐與注意周遭環境

慢跑,聽起來很簡單啊
不過就是拿雙鞋子,然後把平日走路的步伐加大,速度變快就好了吧

不不不...
這些都是一些錯誤的觀念
慢跑聽起來是很容易入門的運動
其中是充滿很多小細節的喔

今天先就運動前如何選擇一雙好的慢跑鞋說起
為什麼運動鞋款中有分籃球鞋,足球鞋,網球鞋,慢跑鞋....呢?
每種運動中都有其特殊的技巧與運動模式
慢跑,可以看似走路的延伸
過程中需要反覆地彎曲與伸直髖,膝和踝關節
隨著前進的速度增快會增加膝關節的瞬間衝擊到體重的4倍(註一)
此外,地面的反作用力也會增加第二三蹠骨反覆性骨折的發生率
選擇一雙好的慢跑鞋,可以減少下肢關節的衝擊與關節的退化
同時可以增加跑步時的推進力與速度(就是會跑的比較輕鬆啊)

選購慢跑鞋的注意事項
1.先了解自己的腳
每個人的腳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再加上現今穿高跟鞋者與肥胖者激增,會增加了足型的變異。
最常見的就是高弓足(穿高跟鞋者易有),低足弓(肥胖者易有)與扁平足(先天結構)三種。不論是哪一種足型都需要適度的足弓支撐,方能在每次踏步支撐時,發揮足弓彈簧般的支撐效果,可減少下肢關節的衝擊
(圖片引用自Dr foot
高足弓者,建議在初期時可使用足弓墊填滿足弓的空隙,才不因為一開始從事慢跑運動時,反覆地拉扯緊繃已久的腿部與足底肌肉而造成肌肉拉傷與足底筋膜炎。隨著技巧的純熟與拉筋放鬆肌肉讓足弓降為正常的位置後,再將墊高的足弓墊取下。

正常足弓者也需要足弓的支撐嗎?
需要啊!
現代人因為運動不足,再加上平日都是走水泥地居多,足底的小肌肉門是禁不起長時間的跑步時的受力的,不一會兒就會累了,也就沒有辦法維持原有完美足弓。現今的慢跑鞋中會加上足弓的支撐部份,但是高度是否足夠,彈性與支撐性是否足夠都是需要考量的地方。

足功偏低與扁平足者更需要足弓適度的支撐!
跌倒,運動起來容易疲累都是扁平足者在運動過程中常有的抱怨。前面有提到足弓的功能有彈簧般的支撐效果,同時也有平衡身體關節力量與維持良好姿勢的功能。姿勢好了,身體個部位的受力最少,就不容易產生疲累與跌倒的情況發生。

足跟內外翻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內翻與外翻的足跟通常會伴隨著足弓的高低變化,所以是需要一併注意的。此外,再穩定踝關節良好姿勢的韌帶一端都是固定在足跟上,若是足跟產生偏移,就容易造成一側的韌帶較為鬆弛,處於容易拉傷的位置,只要一個瞬間的不當外力拉扯就會造成腳踝的扭傷(註二)。現在很多鞋款都有注意到足跟的穩定度(包覆足跟亞基里斯腱的部份較硬,讓足跟在跑步過程中不會隨性地亂動,可以減少扭傷的發生)。

(圖片引用自cfhc

2.不要選剛剛好大小的鞋
讓腳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是首要目標!
寬楦頭,比腳大一指幅都是要一併考量的進去的。跑步的過程中會有往前推進的動作,會讓腳往前移動,如果太小的鞋子會讓你在跑步的過程中有裹小腳的感覺,容易產生疼痛與指甲壓迫的情況。

3.舒適與功能遠比美觀重要

隨著材料與人體工學設計的加強,現今的慢跑鞋具有多種功能。足跟的避震氣墊,可以吸收過多的地面反作用力,讓底部平均受壓。整體的穩定性與極佳彈性材質,能緩衝腳掌與地面運動時的衝擊力,均勻足底壓力,減少關節的傷害,疲勞性骨折與扭傷的產生。透氣與質輕的材質,可以讓你在運動過程中更為舒適。

考量運動的場地
若是一般在健身房或是水泥地者,一般基本避震型的鞋款即可提供基本的防護。若是追求速度或是喜愛在崎嶇環境跑步者,則需要考量質輕,透氣,彈性佳且抓地力好的鞋子,方能發揮最大的保護功能。


註一:
走路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
上樓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3-4倍
跑步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 4 倍
蹲下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 8 倍

註二:
varus : 足跟內翻
valgus:足跟外翻
推文至Plurk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原來我在大陸的知名度還不錯啊

剛剛心血來潮把自己的名字key上google去找了一下
哇...出來前五頁的網站都不是我ㄟ
全部都是大陸的網頁,不太是重複的人
有明星,醫生,攝影師,業務經理...
看來我能從事的工作類型還不少ㄟ
這樣看一看,我的名字在大陸算是菜市場名唷

這是我在大陸分身之一的網誌
http://vipstar.com.cn/resume/liyanni
推文至Plurk

這...不是真花啦

最近倫敦的天氣不錯,陽光普照,氣溫也剛剛好
就把窗戶大開,通通風
正在努力唸書時,聽到一陣忽遠忽近的烘嗡嗡聲
誰?發出的噪聲啊?
正在開門問問housemate時,發現聲音是在我的房間裡ㄟ
原來是蜜蜂先生來了
一直在電腦前徘徊
房間內外都很亮啊...為什麼獨厚電腦呢?
該不會是它看到了桌布上我拍的小花,誤以為是真的花吧?!
它可能還心想有那麼大的一朵花可以採很多花蜜了吧


蜜蜂先生,你需要去配一下眼鏡唷
這...不是真花啦
(雖然自己覺得拍的很好,呵呵!) 推文至Plurk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鎖住的是什麼呢?

想留住的是門裡的東西?還是擋住門外的東西進來呢?

我,困住了...

進退之間,兩難

需要一把鑰匙,打開

打開更寬廣的空間

不要關在小小的空間之中,飛不走,離不去


現在...需要用心焠鍊出鑰匙

讓心自由自在! 推文至Plurk

制約

從第一次嘗試,漸漸地變成習慣,然後就成了制約
制約...是件很可怕的事
它會讓人綁手綁腳
做起事情來會習慣性先怕一下然後再去決定要不要做
或是已經成為一種反射性行為

制約,好像出現在最近的生活裡
曾經有的陪伴與事件變成了習慣
遇到相似事件時,過去會浮出心裡,與某人做連結
花了數年的時間養成的習慣與聯想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才可以消去呢?

多點事情讓自己忙碌,多點新的事物蓋過曾經留下的習慣... 推文至Plurk

Hyde Park外拍

每次在網路上總是會看到美美的外拍照片
甜甜的,酷酷的,夢逸的model照片
當外拍model看起來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當外拍攝影師應該還好吧
就是稟著拍大頭狗和淺景深的原則,就可以拍出美美的外拍照吧

當相機在手上,model在眼前時,發現一切都不如自己想像中的簡單啊
首次外拍的model是情商室友出馬
室友已經是很會擺pose的一般人了
但是外拍model需要注意的事項更多
(動作要停格,笑不能太誇張,笑的時候眼睛還要大大的...)
再加上業餘攝影師的技巧不好
也沒有抓到model的特色與感覺
所以剛開始拍起來卡卡的

後來隨著跟model的互動增加
與對外拍比較有flu了
才可以漸漸拍出model的特色
攝影師要多跟model互動,聊天,發現優點和最適合的拍照角度

呼...
外拍攝影師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啊
繼續努力培養第二專長唷 推文至Plu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