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阿甘正傳中,當Jenny離開時,阿甘就開始跑了起來
一跑就是兩年...
直到有一天他不想跑為止
為什麼當jenny離去時阿甘會跑了起來呢?
我不知道
但是,慢跑的確可以讓人忘記一些事情
而且在過程中其實需要全神貫注調整呼吸,步伐與注意周遭環境
慢跑,聽起來很簡單啊
不過就是拿雙鞋子,然後把平日走路的步伐加大,速度變快就好了吧
不不不...
這些都是一些錯誤的觀念
慢跑聽起來是很容易入門的運動
其中是充滿很多小細節的喔
今天先就運動前如何選擇一雙好的慢跑鞋說起
為什麼運動鞋款中有分籃球鞋,足球鞋,網球鞋,慢跑鞋....呢?
每種運動中都有其特殊的技巧與運動模式
慢跑,可以看似走路的延伸
過程中需要反覆地彎曲與伸直髖,膝和踝關節
隨著前進的速度增快會增加膝關節的瞬間衝擊到體重的4倍(註一)
此外,地面的反作用力也會增加第二三蹠骨反覆性骨折的發生率
選擇一雙好的慢跑鞋,可以減少下肢關節的衝擊與關節的退化
同時可以增加跑步時的推進力與速度(就是會跑的比較輕鬆啊)
選購慢跑鞋的注意事項
1.先了解自己的腳每個人的腳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再加上現今穿高跟鞋者與肥胖者激增,會增加了足型的變異。
最常見的就是高弓足(穿高跟鞋者易有),低足弓(肥胖者易有)與扁平足(先天結構)三種。不論是哪一種足型都需要適度的足弓支撐,方能在每次踏步支撐時,發揮足弓彈簧般的支撐效果,可減少下肢關節的衝擊

(圖片引用自
Dr foot )
高足弓者,建議在初期時可使用足弓墊填滿足弓的空隙,才不因為一開始從事慢跑運動時,反覆地拉扯緊繃已久的腿部與足底肌肉而造成肌肉拉傷與足底筋膜炎。隨著技巧的純熟與拉筋放鬆肌肉讓足弓降為正常的位置後,再將墊高的足弓墊取下。
正常足弓者也需要足弓的支撐嗎?
需要啊!
現代人因為運動不足,再加上平日都是走水泥地居多,足底的小肌肉門是禁不起長時間的跑步時的受力的,不一會兒就會累了,也就沒有辦法維持原有完美足弓。現今的慢跑鞋中會加上足弓的支撐部份,但是高度是否足夠,彈性與支撐性是否足夠都是需要考量的地方。
足功偏低與扁平足者更需要足弓適度的支撐!
跌倒,運動起來容易疲累都是扁平足者在運動過程中常有的抱怨。前面有提到足弓的功能有彈簧般的支撐效果,同時也有平衡身體關節力量與維持良好姿勢的功能。姿勢好了,身體個部位的受力最少,就不容易產生疲累與跌倒的情況發生。
足跟內外翻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內翻與外翻的足跟通常會伴隨著足弓的高低變化,所以是需要一併注意的。此外,再穩定踝關節良好姿勢的韌帶一端都是固定在足跟上,若是足跟產生偏移,就容易造成一側的韌帶較為鬆弛,處於容易拉傷的位置,只要一個瞬間的不當外力拉扯就會造成腳踝的扭傷(註二)。現在很多鞋款都有注意到足跟的穩定度(包覆足跟亞基里斯腱的部份較硬,讓足跟在跑步過程中不會隨性地亂動,可以減少扭傷的發生)。

(圖片引用自
cfhc )
2.不要選剛剛好大小的鞋
讓腳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是首要目標!
寬楦頭,比腳大一指幅都是要一併考量的進去的。跑步的過程中會有往前推進的動作,會讓腳往前移動,如果太小的鞋子會讓你在跑步的過程中有裹小腳的感覺,容易產生疼痛與指甲壓迫的情況。
3.舒適與功能遠比美觀重要隨著材料與人體工學設計的加強,現今的慢跑鞋具有多種功能。足跟的避震氣墊,可以吸收過多的地面反作用力,讓底部平均受壓
。整體的穩定性與極佳彈性材質,能緩衝腳掌與地面運動時的衝擊力,均勻足底壓力,減少關節的傷害,疲勞性骨折與扭傷的產生。透氣與質輕的材質,可以讓你在運動過程中更為舒適。
考量運動的場地
若是一般在健身房或是水泥地者,一般基本避震型的鞋款即可提供基本的防護。若是追求速度或是喜愛在崎嶇環境跑步者,則需要考量質輕,透氣,彈性佳且抓地力好的鞋子,方能發揮最大的保護功能。
註一:
走路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
上樓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3-4倍
跑步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 4 倍
蹲下時,膝關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 8 倍
註二:
varus : 足跟內翻
valgus:足跟外翻
推文至Plurk